百济神州财报解读:第三季度扭亏为盈,胜利来晚了?

  • 来源: 驱动号 作者: 松果财经   2023-11-15/09:34
    • 正文

    短短几年时间,从国产创新药一哥,到如今唯一一家在纳斯达克、港交所、上交所三地上市的生物科技公司,飞速的发展和超强的融资能力,早已让百济神州成为了一面反映“创新药企”发展状况的镜子。

    因此,百济神州的业绩也牵动着不少投资者的心。近日,百济神州公布了2023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财报显示,百济神州三季度总收入和净利润均实现高速增长。

    然而,业绩高速增长下,百济神州的股价反馈却并不明显。截至财报发布当日收盘,百济神州报收148.88元,下跌1.6%。那么,投资者们究竟在担心什么?百济神州的增长空间还有多大?

    百济神州第三季度扭亏为盈后,好光景可以撑多久?

    据了解,创新药行业整体呈现出高风险、高投入、高收益和高波动的特点。具体而言,由于创新药研发周期较长,对外部融资的依赖性较高,整个行业的商业化盈利存在不确定性。数据显示,以美股为例,美国创新药公司股价会因产品的临床入组、数据披露和上市申报等单日暴涨几倍或者暴跌90%。

    而高波动的行业特点在百济神州身上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根据业绩快报,百济神州第三季度营收同比大增111.5%,达56.24亿元;归母净利润也由亏转盈,从第二季度的-27.72亿元上升至第三季度的13.41亿元,波动幅度大。而对于业绩表现,多数研报表示其业绩符合并高于市场预期。

    对于营收高增,百济神州表示,第三季度的收入增长主要得益于其自研产品收入的持续增长。具体来看,第三季度百济神州产品收入为42.87亿元,较上年同比上升79.2%;前三季度公司产品收入为109.84亿元,较上年同比上升81.0%。这是百济神州产品收入首次突破百亿大关,已超过公司去年全年产品收入。

    受益于产品收入增长,公司产品的毛利率也得到提升,费用率得到改善,亏损持续缩窄。加之在第三季度,公司确认了与BMS仲裁和解获得的非经常收入3.63 亿美元,最终实现扭亏为盈。

    然而,值得一提的是,对于营收增加的原因,百济神州还表示也得益于重新获得欧司珀利单抗和百泽安的全部全球商业化权利后,确认了与合作相关的剩余递延收入。数据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百济神州与诺华合作款递延收入合计2.65亿美元。

    对于“重新获得全球商业化权利”这一表述,松果财经发现,其也代表着百济神州的两大拳头产品“欧司珀利单抗和百泽安”,后续将终止与世界三大药企之一诺华的合作协议。

    那么,这一合作终止是否会对百济神州的后续经营产生影响?百济神州如何延续如今的盈利好光景呢?

    创新药企商业化至关键节点,百济神州的国际化会是良药吗?

    与大客户的合作终止,一定程度上容易增加企业商业化路径的不确定性。

    具体到百济神州来看,被退货的百泽安是撑起业绩主力的两大产品之一。财报显示,第三季度,另一主力产品百悦泽的全球销售额和百泽安的国内销售额共计36.17亿元,占单季度产品收入总和的84%。

    其中,百悦泽的海外销售持续放量,第三季度在美销售额达19.37亿元,相较上年同期的7.40亿元增长超过一倍。但在竞争环境下,产品面临市场份额缩减的风险,根据公开数据显示,百悦泽前三季度全球销售额分别同比下降了25%、23%、20%。而百泽安在国内的销售额为10.46亿元,同比增长19%,较上年同期76.51%的增速明显放缓。

    基于此,对于百济神州和诺华“分手”事件,市场存在明显担忧情绪。此外,由于目前创新药行业已经进入了转型关键期,这种不确定性将会进一步增加。

    8月27日,证监会发布减持新规后,A股医药公司大范围受到影响。国内生物医药行业随之由高热度回归至更加理性的调整期,资本市场对生物医药行业的投融资也更加谨慎。所以,结合当前的复杂形势,部分创新药企已达成实用主义的新共识,转而追求实用性更高的价值变现方式,进入到更加侧重商业化的下半场。

    然而,由于国内医保控费和集采等政策的推进,单一的本土市场已经无法完全满足国内创新药企的商业化需求。为了实现更高价值的变现,国内的创新药企们开始追逐更广大的海外市场,并掀起了一波出海热。据不完全统计,截至今年7月,我国已有数百款创新药实现“出海”,仅2023年初至10月16日,就有33起交易发生。

    对此,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执行会长宋瑞霖也在9月下旬举办的第八届中国医药创新与投资大会期间表示:“中国的医药创新不能只锚定中国本土市场,必须走国际化。”

    但从目前的结果来看,百济神州国际化道路遇到了瓶颈,其变现价值尚未得到完全体现。财报显示,百济神州前三季度的亏损额虽然有所收窄,但实现真正盈利仍为时尚早。财报数据显示,百济神州前三季度归母净亏损由去年同期的104.34亿元收窄至38.78亿元。

    不过,放大到整个行业来看,国际化受阻并不是百济神州一家的问题。据悉,自今年下半年以来,百济神州、加科思、基石药业、天境生物等多家药企的创新药海外开发及商业化权益接连被海外药企退回。

    这主要是因为中外不同国家在药品审评和使用方面存在较大差异,面对国外的高标准和高要求,国内药企走出去需要较大的研发投入,来不断提高自身研发项目的质量和创新性,但这也导致了企业研发成本的居高不下。财报数据显示,前三季度百济神州研发投入达到80.17亿元,对比上半年的58.82亿元来说,增加了超20亿元。

    虽然国内对于研发投入较为重视,但出海是与国外产品进行竞争,对比国外同行来说,国内药企的研发投入依旧有待提升。据氨基观察最新统计数据,上半年,港、美、A股上市的创新药企,研发费用为558亿元。而美股上市的跨国大药企中,仅默沙东一家药企研发投入就达到了176亿美金,约合人民币1289亿元。

    可见,虽然走国际化道路是目前国内创新药企实现商业化的“良药”和最优解,但是要想提高产品出海成功率,国内创新药企在短期内依旧要加大产品的开发与创新力度。所以,融资能力或者现金流储备便成为了衡量国内创新药企的重要指标之一。

    同时,正如前文所述,创新药企已经进入“淘汰赛”下半场,资本投资意愿减弱,所以,相比于融资能力,市场更加关注药企们的现金流储备,这决定了一家企业的安全边际。据氨基观察最新统计,截至6月末,A、港、美股上市的近60家创新药企,账上现金储备为1380亿元。其中,现金储备丰厚的药企虽然不在少数,但百济神州依旧位居榜首。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6月末,百济神州账上现金为247.7亿元,以绝对优势占据第一身位。

    也就是说,虽然如今百济神州站在了商业化的十字路口,但丰厚的现金流使其依旧有些许底气坚挺。

    结语

    整体而言,百济神州只是行业的一个缩影,将视野放大来看,创新药研发这条道路注定漫长,相关企业其实都在承压前行,而随着发展步伐越迈越大,挑战能见度也将逐步提升,至于能否抵达理想中的终点,仍然取决于相关企业的发展决心是否足够坚定。

    作者:斜不了一点

    来源:松果财经


    评论 {{userinfo.comments}}

    {{money}}

    {{question.question}}

    A {{question.A}}
    B {{question.B}}
    C {{question.C}}
    D {{question.D}}
    提交

    {{userinfo.nickname}}

    文章数: {{userinfo.count}}
    访问量: {{userinfo.zongrenqi}}

    驱动号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