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有热度不赚钱 靠疫情翻身的线上剧本杀前景几何?

  • 来源: 驱动号 作者: 小谦   2020-02-28/11:52
  • 如果说,疫情之下什么行业最赚钱,那就不得不提"宅经济"。

    往年的春节,是餐饮、旅游、KTV等传统娱乐行业的黄金时期。而今年万众宅家,受疫情影响,除了超市等民生工程行业依然保持正常运转外,多数行业都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互联网成为全民的精神食粮。以互联网为依托的"宅经济"迎来了爆发式增长。在互联网行业中,电商掣肘于物流,视频平台还处于烧钱阶段,游戏行业意料之中的成为"宅经济"最大的受益者。

    比如说最近突然火起来的线上剧本杀,每天发圈组团杀时间的网友不在少数,《我是谜》之类的游戏品牌重回视野。这类主打多人在线并具有强交互性的推理游戏,平衡了社交属性与娱乐属性,成为线上熟人社交的新产品形态,也成为年初最强的游戏流量收割器。

    但是疫情过后,剧本杀的未来又将如何呢?

    商业收编亚文化,浅谈线上剧本杀的翻身之路

    从文化学角度而言,剧本杀属于青年亚文化,是从属、边缘地位的青年群体,试图通过风格化或另类的符号作为载体,对主流文化进行抵抗。伯明翰学派认为主流文化会通过"意识形态收编"和"商业收编"两种方式对亚文化重新进行控制。"商业收编"相对来说是一种更加隐蔽的方式。

    光有热度不赚钱 靠疫情翻身的线上剧本杀前景几何?

    剧本杀最早发源于英国真人扮演实景游戏《推理之谜》,最初在国外的高校内流行。传入国内后,也是一种小众爱好。线上剧本杀开始于2017年,起初是作为线下游戏的辅佐工具,功能也比较简单,用户多是爱好推理的白领和学生青年人群。

    在国内游戏市场垂直化的今天,商业通过收编亚文化吸引青年受众获得商业利益,亚文化也用商业宣传扩大自身影响力。比如线上剧本杀的头部应用《我是谜》,在今年用户激增,今年大年初一,就出现过系统瘫痪的情况。

    腾讯作为社交一哥,自然不会放过任何社交类产品线的可能,早在17年底,微信小程序上线剧本杀。

    随后,2018年剧本杀类产品迎来了"融资元年"。独立剧本杀APP大量涌现。2018年4月,《戏多多》获得由险峰长青投资的数百万天使轮融资;5月,《戏精大侦探》获得由经纬中国独家投资的数百万元天使轮融资;10月,《百变大侦探》获得电竞女神小苍等人的数百万元天使轮融资;《我是谜》则在八个月完成了三轮融资,投资方包括金沙江创投、魔量资本等。

    围绕这类游戏,行业发现了不少商机,衍生出不少跨界作品。比如说,爱奇艺首席内容官马东团队打造的一档以"明星+美食+游戏"为一体的综艺节目《饭局的诱惑》。在腾讯卫视播出之后,迅速获得大众的关注。另外,像《明星大侦探》这种明星推理游戏综艺也是圈了一大波推理烧脑爱好者,让剧本杀这类小众游戏迅速成为一种大众娱乐项目。

    据QuestMobile数据显示,iOS免费榜排名上升最快的前1268个APP中游戏占了35%。免费社交应用榜单前列都被游戏类占据,在两个综合游戏APP后面,垂直游戏品类《我是谜》紧随其后,排名第三,之后是两家狼人杀应用。可以说,社交剧本杀打响了2020社交游戏行业的第一枪。

    经过几年的发展,在大量资本、明星、创业者的涌入下,剧本杀已经进入一个快速增长的阶段,逐步步入主流市场。并在疫情期间,迅速风靡社交游戏圈。从用户角度而言,防疫在家的人最不缺的就是时间,一局剧本杀下来,既联络了朋友感情,又锻炼了脑力思维,还杀死了时间,何乐而不为?

    剧本杀成功关键因素在剧本 剧本杀产业链仍处于发展早期

    剧本杀实际上复制了狼人杀的发展路径,狼人杀在年轻人之间风靡,并从线下蔓延到线上,极短的时间内,成为新一轮资本追捧的风口。线上游戏,直播比赛,综艺节目,流量明星全助阵。将游戏本身的优势与资本紧密结合,将小众爱好培养成大众娱乐项目。

    剧本杀游戏的精髓在于剧本和角色扮演。玩家需要有较强的沟通交流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这类游戏很"烧脑",特别吸引那些喜欢挑战的游戏玩家。新奇感和刺激感是一款游戏是否吸引人的关键。而社交和娱乐又是用户永远的需求。

    其实,从产品本身而言,这类游戏最大的一个亮点就在于用户使用时长,一般而言,一场剧本杀完成快则一两个小时,多则五六个小时,剧本难度越高,用户停留时间越长,平台可以做的就越多。

    可以说,剧本杀玩家挑战的就是剧本,用户体验最核心的也就在于剧本。

    作为产业链的上游,剧本杀催生了许多优质内容创作者。剧本是消耗品。用户玩一次,知道了结果,下次就不会再玩了。这就需要有大量的剧本内容创作,有足够的原创剧本供应。

    光有热度不赚钱 靠疫情翻身的线上剧本杀前景几何?

    在这样一个内容为王的时代,新奇的游戏剧本对于游戏来说尤其重要。目前剧本杀的创作者大多是兼职写作,时间自由。也有一些职业编剧来从事剧本创作。目前线上线下都有剧本投稿平台,一份剧本杀的价格根据内容质量和作者的知名度不同,平台的收购价在500-5000元不等。

    产业链中游主要是剧本的发行方,剧本杀行业存在店家和剧本作者明显的信息不对等,需要通过效率更高的发行解决。剧本发行方作为联系店家和剧本作者的平台,拿到的利润相当可观。剧本下游多是接触用户,根据用户的反应来做剧本和经营方面的调整。

    除了这些纵向的产业链之外,还存在着许多变化和机遇。

    例如"面游"产业的中间人"小黑探"。据36氪报道:"面游"是小黑探创始人王欢岳提出的新概念,即面对面游戏,不仅包括三国杀、狼人杀、剧本杀等桌游,沉浸式剧场体验、密室逃脱、实景游戏等线下游戏也包含在内。

    小黑探承担的就是面游产业链中综合型服务平台的角色。小黑探的主要任务是为内容创作者和线下体验店"搭桥"。这也是为了解决线下体验店和剧本作者之间信息不对称的痛点。

    在剧本杀的产业链上,线上剧本杀迎来了大爆发,但是整个产业链还是有很的大的延伸空间,如线下赛事承办商、原创IP、作者经纪平台、剧本印刷等。

    目前剧本杀在应用市场上的下载量很高,尤其是疫情期间。剧本杀App大多是免费,只有少数剧本采用付费。剧本杀目前的用户基数很大,毕竟引流是剧本杀要做的第一件事,但盈利才是游戏公司的最终目的。在如何盈利的问题上,剧本杀的变现之路似乎并不好走。

    光有热度不赚钱?剧本杀的变现之路并不好走

    剧本杀虽然在疫情期间迅速风靡了游戏市场,产业链上也有诸多可为,但在流量变现方面,线上剧本杀似乎没有找到一条明确的道路。

    线上剧本杀大多是免费APP,这类免费APP通常通过道具,VIP会员方式收费。拿头部应用 《我是谜》来说:商业模式上,《我是谜》主要的营收方式是付费剧本,APP内有些剧本需要付费才能玩,但是花费不高,解锁一个本都是几块到十几块。毕竟商业变现不可一蹴而就,商家也是想逐渐培养用户的付费习惯。

    但是高日活的背后并不一定是高营收。短期内的大量流量涌入与最后能够留存的用户数量并不是线性相关的。作为一款社交类推理游戏,游戏主要过程包括阅读剧本、自我介绍、讨论案情、搜证、投票指认凶手。通常玩一局下来需要1-3个小时不等。在疫情期间,确实是杀时间利器。可是等疫情过去,快节奏的都市生活,忙碌的工作之余,这样一款费时烧脑的游戏是否还能继续吸引用户?游戏如何更加精细化,留住更多老用户的同时,吸引更多用户,增强用户粘性,使线上流量向线下转化?

    《我是谜》的创始人林世豪直言,《我是谜》目前并没有盈利。他们也并没有打算借此盈利,而是要向线下店扩展,希望凭借《我是谜》在线上的品牌认知力导流到线下,打造国内第一个剧本杀品牌。将短期的业务跃升能力长期化,推动企业品牌形象整体提升,也是企业需要深思熟虑的。

    在线上流量反哺线下门店的策略上,对于满足条件的线上用户到线下店消费也会给予优惠,比如在APP玩超过500局的用户到线下店可以打7折。

    目前,线下剧本杀在全国已经拥有超过万家门店,人均消费100-600不等。线下体验店的质量层次不齐。线下体验店的游戏模式分为实景取证和阅读剧本取证两种。实景取证需要的投资更多,人均消费也就更高。而阅读剧本取证相对来说投入少,人均消费也比较低廉。

    有些较为专业的体验店已经开成了连锁店,专业从事剧本杀,有更高质量的主持人和标准化的服务标准。更有利于行业健康稳定的发展。在口碑至上的社交经济时代,赚快钱不是可取之道。毕竟店铺的装修质量,人员的服务情况,NPC的专业程度都会影响玩家的线下体验。

    光有热度不赚钱 靠疫情翻身的线上剧本杀前景几何?

    线下店究竟是做自营还是线下合作加盟,很多剧本杀商家都没有做出行动。线上剧本杀和线下剧本杀资源如何整合?怎么做出差异化,给玩家更好的体验?这一切都还在摸索之中。

    在严峻的疫情面前,和其他行业相比,游戏行业的确是个幸运儿,但这并意味着前景一路顺风。由于疫情,短期内投资人和创业者会推迟做线下调查的时间。不少游戏公司的现金储备和现金流本来就捉襟见肘,疫情之下又是雪上加爽。资本状况不容乐观。

    罗伯特·麦基曾说:"故事艺术是世界上主导的文化力量。" 每个人都爱看故事,每个人都爱游戏。游戏的商业模式稳定,头部游戏生命周期很长,盈利稳定。剧本杀在春节期间受益于社交化、宅化、以及直接内置付费属性,成为2020社交游戏新宠。

    在疫情的影响下,线上剧本杀意外的火热了起来,但是未来将如何发展,疫情过后才是关键。线上和线下的有效互补和融合是企业成功的关键。这个过程需要资本、用户、企业的共同推动。总而言之,万事开头难,面对庞大的桌游市场和国人日益增长的娱乐需要,这种打破传统娱乐方式的剧本杀,本身还是机遇大于挑战的。

    作者:小谦,互联网观察员,多家科技媒体专栏作者,转载请注明版权。


    评论 {{userinfo.comments}}

    {{money}}

    {{question.question}}

    A {{question.A}}
    B {{question.B}}
    C {{question.C}}
    D {{question.D}}
    提交
    文章数: {{userinfo.count}}
    访问量: {{userinfo.zongrenqi}}

    驱动号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