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移动互联网的“呐喊与彷徨”

  • 来源: 驱动号 作者: 翟菜花   2018-03-14/20:28
  • 文:翟菜花

    2018新年刚过,许多人还没有从假期的慵懒中过渡过来之时,互联网行业却早已热火朝天。小米与爱奇艺奔波在IPO的路上;区块链的大佬们还在乐此不疲的割韭菜;饿了么摇身一变投进了阿里旗下;刚刚回归A股的周鸿祎惨遭滑铁卢。

    如此热闹的新年开端,2018注定不会平稳。初生的企业磨刀霍霍,俨然一副谁都不服的朝气;跻身独角兽的企业大展宏图,跨界作势意在聚拢版图;而已经成为巨头的企业却意外的小心,谨言慎行的走在世界的最前沿。

    近日,国内领先的独立第三方数据服务平台TalkingData发布了2017年移动互联网行业发展报告,在这新年伊始,不妨以此推测2018的风口会吹向何处?2018的互联网又有着怎样的呐喊与彷徨?

    零售重构人、货、场的数据融合

    从马云提出“新零售”开始已经有一年之久,但对于新零售的探索却还刚刚开始。纵观2017年的新零售,相较之传统零售,更加偏向以引导新的消费点为核心,从而引发新的变革,最为突出的便是生鲜零售店与无人便利店。

    据不完全统计,整个2017年,生鲜零售店共获得大小投资13件,总投资金额在50亿元左右,其中,易果生鲜于 2017 年 8 月获得阿里巴巴 3 亿美元的 D 轮融资,累计融资额约 70 亿元。每日优鲜于2017 年 3 月获得 Tiger 老虎基金、元生资本等投资机构 2.3 亿美元的C+轮融资。

    而自2016年末亚马逊推出无人便利店Amazon Go之后,无人便利店同样异军突起,成为投资创业者的新宠。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共有93起无人零售类项目获得融资,豪取2017年新零售的半壁江山。其中小麦铺 在A 轮与A+轮共收获 2.45 亿元的融资;智能售货机生产商甘来完成了 Pre-A 轮、A 轮、B 轮三轮融资;缤果盒子获得两轮超 6 亿元融资。

    可以说生鲜零售店与无人便利店在2017年的新零售业务中取得了不俗的成绩,那么2018年的二者又该何去何从?

    呐喊:从“流量思维”向“超级用户思维”转变。

    新零售发展的最终行业状态一定是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全渠道模式,而目前的二者还远远不够。无论是生鲜零售店还是无人便利店本质上来说只是抓住了新的零售项目,并不是完全践行了新零售关于人、货、场,线上线下全面融合的核心定义。

    生鲜类是刚需、高频的产品,复购率较高,市场蛋糕够大,但是线上的占有率不足10%,也因此引发了2015年为了抢占市场的“百团大战”。而无人便利店则是通过“无人”这一噱头,以全新渗入更多科技类的购物模式,刺激用户消费,本质是改变了购物的人工收费方式。二者的核心仍然是侧重商业模式的创新,仍然是打流量战。

    罗振宇在跨年演讲上说过,要从流量思维向超级用户思维转化,深耕细作,提高用户质量,加强用户深度链接。不止一次的提到过以“用户”为核心。

    对于2018的新零售行业来说,更多的是要转变这一思维方式。互联网下半场,人口红利只会逐渐消失,再一味的以重视流量为经营法典,只会不断的被它人甩在身后。新零售双线融合的最终目的是提升用户的购物体验,核心仍然是用户。

    TalkingData在分析2017年新零售经营数据后得出一个推论,2018年的新零售企业,要重构人、货、场的数据融合。以盒马生鲜为例,通过盒马生鲜用户、线下门店、线上APP之间的经营模式,赋予其数字化的结构重组,以此进行探索,实现逐渐向“超级用户思维”的转化。

    (图片来源:TalkingData2017年移动互联网行业发展报告)

    彷徨:如何能在同质化严重的竞争中,收割市场,提高占有率,落实马太效应。

    新零售行业固然火爆,但目前的探索却依然停留在“跑马圈地”的阶段。大家都在烧钱,都在抢占市场,这是互联网商业的通病,也是必经之路。而这种竞争带来的最大问题就是同质化严重,同质化的企业竞争下,只会不断洗牌,仅有少数优胜者活下来。

    以生鲜零售店为例,据不完全统计,2016-2017 年间倒闭的生鲜零售店就有 14 家,包括美味七七、许鲜等知名生鲜平台。此外,果多美、一米鲜被百果园收购,美家鲜生被每日优鲜收购,爱鲜蜂被中商惠民网收购。

    据TalkingData数据显示,目前的生鲜零售店以每日优鲜较大幅度领先,本来生活、小美快购、盒马生鲜为第二梯队。

    (图片来源:TalkingData2017年移动互联网行业发展报告)

    但随着时间不断推移,资金、供应链管理以及单纯O2O模式不足以维持用户黏性等问题,都在困扰着新零售企业的发展,如何才能从同质化严重的竞争中提高市场占有率,成了2018年最大的彷徨。

    金融的数字化精准场景

    著名管理咨询机构贝恩公司在一篇文章中提到:如果想成为数字化领先企业,大多数金融机构都需要一次全面的转型,转型的关键在于开展全新的数字化IT运营模式,随着数字化产品和服务的兴起,数字化科技已经被提升到了金融机构战略的核心地位。

    而自从2016年《G20数字普惠金融高级原则》提出8项主要原则之后,数字化金融已经正式成为金融界发展的风向标。

    2017年被认为是金融科技爆发式发展元年。一系列大动作让“金融”和“数字化”密不可分。据资料显示:8月,国内首单应用区块链技术的交易所ABS发行;11月,百度金融发布“般若”大数据风控平台,集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优势,解决金融数据的高维、稀疏、小样本的难度。12月,阿里云ET金融大脑面世。

    众多巨头的出手,本质仍然是在促进金融的数字化,以此实现金融在普惠与风控上的突破。

    呐喊:数字化金融的精准性与时效性

    目前向数字化金融的进程还远远不足,可以看到的是巨头纷纷出手,但后续的跟进者尚有不足。虽然有前人试水,但不解数字化金融益处的从业者仍踌躇不前,所以2018的金融全圈,更重要的是理解数字化金融的精准性与时效性,实现全面的数字化进程。

    大数据分析平台可以为金融企业构筑用户画像,以此推断用户的理财偏好与信用程度,从而精准的挖掘出潜在的用户现场,避免营销获客上的损失。

    (图片来源:TalkingData2017年移动互联网行业发展报告)

    大数据分析平台可以对金融企业已有客户和部分优质潜在客户进行覆盖,对客户进行实时动态监控,用以构建主动、高效、智能的营销体系。此外大数据技术可以帮助金融机构将与客户有关的数据信息进行全量汇聚分析,识别可疑信息和违规操作,强化对于风险的预判和防控能力,在使用更少的风控人员的条件下,带来更加高效可靠的风控管理。

    (图片来源:TalkingData2017年移动互联网行业发展报告)

    彷徨:如何构筑数字化信息库,赋能风控。

    然而巨头可以率先接二连三的投身其中,源于其自身庞大的资金规模基础,而对于许多中小型企业,囊中羞涩,很难在短期内自主构建如此庞大的数据库。用户画像、风控计算等数字化进程需要大量的用户数据为基础,这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而BAT等巨头本身就有着多年的经营,也因此能率先进行数字化金融的探索。

    所以2018年摆在全面数字化面前最大的一道坎,就是如何以低代价构建数字化信息库。而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合作。目前国内有很多不错的第三方数据服务平台,经营多年,不断在积累用户数据,本身就有丰富的数据基础与经验,寻求与这方面企业的合作,应该是中小型金融企业的最好捷径。

    共享经济与无人货架的用户下沉之旅

    2017年最为火爆的无疑是共享经济四个字,几乎牵扯到共享经济,都可以获得投资人的青睐,而包括其中最具代表的共享单车,也在下半年之后不断被洗牌、降温,一堆逐浪着横尸沙滩。

    从悟空单车到酷奇再到之后的小蓝,共享单车的下半场可谓哀鸿遍野,尽管后来又有滴滴入场,但一二线城市共享单车的饱和,政府对其不断颁布的规范措施,都使得共享单车日子越来越难过。而另一共享充电宝行业,更加是在临近年末销声匿迹,完全不见上半场陈欧与王思聪对赌的热闹场面。

    而下半年颇具噱头的无人货架异军突起,以切合目前城市白领等工薪阶级的“办公室场景”为出发点,把超市“搬到”各个办公点,迅速走红。与无人便利店类似,无人货架也是主打方便的角度,让一些办公室用户可以做到“拿之即来”。

    有巨头也有噱头的无人货架,发展速度可想而知。据资料显示,截至目前,据不完全统计,无人货架项目已经有超过35家,获得融资的在30家以上,累计投资金额将近30亿人民币。常见的如果小美、猩便利、每日优鲜便利购、哈米科技、领蛙等等。

    呐喊:贯彻用户下沉策略,抢占中小城市市场。

    无论是去年最火的共享经济还是年中异军突起的无人货架,如今都面临着低门槛带来的易入局与多竞争之间的矛盾。市场蛋糕只有这么大,而入局者这么多,最终只会饿死一批从业者,才能给剩下的人留有生存空间。而为了满足更多“饥渴”的从业者,只能从扩大蛋糕着手,用户下沉成了必经之路。

    (图片来源:TalkingData2017年移动互联网行业发展报告)

    同时对于共享单车,被迫渠道下沉的还有一点,就是大城市的生活半径不断增大,通勤距离增加。根据TalkingData数据显示,北京地区上班族的通勤距离半年内不断增长,这说明用户对于短途出行的共享单车需求相对减少。

    (图片来源:TalkingData2017年移动互联网行业发展报告)

    所以对于共享单车与无人货架,2018更多的考虑是如何打赢中小城市这一仗。

    彷徨:资本迎来寒冬,下方市场市场拙劣。

    但是共享单车发展至今已经趋于行业稳定,形成ofo、摩拜等巨头垄断,但是在一些县乡镇仍然看不到身影,我国县乡镇人口众多,为何不抢夺这部分需求?原因是:一需求少,二:道德水平不高。县乡镇一般城镇小,需要移动的距离也小,而且大多数家庭都有自行车、电动车等代步工具,共享单车的需求不高。而且县乡镇普遍接受教育的程度不高,整体道德素质还不足,之前也有企业试着入局,但是大多数共享单车都变成了一些道德低下用户的“私家车”。

    无人货架也是如此,县乡镇很多都是小商店,大企业不多,可以提供的安置场景本身就不多,同时,另一个道德素质不足更显的致命,无法保证无人货架企业的“道德损失”在可接受范围。

    所以对于被迫“走麦城”的共享单车与无人货架,如何在用户下沉的过程中保持较少的损耗率,成了2018年最为头疼的事情。

    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超现实主义诗人洛夫曾说:“我们惟一的敌人是时间,还来不及做完一场梦,生命的周期又到了。一缕青烟,升起于虚空之中,又无声无息地,消散于更大的寂灭。”2018才刚刚开始,留给这些风口的时间却已紧迫,希望2018留给我们的会是一个个新的行业独角兽,而不是风口过后的一地鸡毛。

    参考资料:

    注释1:《 TalkingData-2017年移动互联网行业发展报告》报告摘要;http://mi.talkingdata.com/report-detail.html?id=719

    科技自媒体“翟菜花”,订阅号:互联网深度点评,个人微信号zhaicaihua002,转载保留版权,违者必究。


    评论 {{userinfo.comments}}

    {{money}}

    {{question.question}}

    A {{question.A}}
    B {{question.B}}
    C {{question.C}}
    D {{question.D}}
    提交
    文章数: {{userinfo.count}}
    访问量: {{userinfo.zongrenqi}}

    驱动号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