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付通赖智明:腾讯将建金融平台,携手银行移动互联网创新

  • 来源: 《21世纪》 作者: 钟辉   2013-07-17/10:23
  • 阿里金融的种种创举一次又一次地推高了互联网金融的边际。作为搅局者,互联网已经让传统金融机构开始重构逻辑。作为仅次于支付宝的第二大在线支付平台,财付通的效应更为内敛,腾讯在互联网金融上不如阿里般主动和进取。但是腾讯的互联网优势和马化腾进军金融领域的愿望不容小觑。

    7月5日,财付通总经理赖智明在深圳腾讯大厦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他说,我们将携手银行把握移动互联网机会的创新。他强调腾讯与阿里在互联网金融策略上的不同,源自各自用户的特性,腾讯的战略是:建立一个开放的金融平台,和金融机构共同创新设计产品。

    腾讯的这个互联网金融平台,一部分将通过微信和财付通合作即将推出的微信支付来实现。互联网金融也许将通过微信支付,再一次搅动传统金融机构的沉静。

    把握移动互联网机会

    《21世纪》:如何看待移动支付、互联网金融市场的发展?

    赖智明:由于移动互联网发展非常快,互联网的发展趋势是越来越明显地从传统的PC端向手机移动终端转移。从腾讯、百度的流量来看,PC已经呈下滑的趋势,手机的很多应用都比PC更多。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会带动移动支付地快速发展。这是一个基础服务,它会应用到手机游戏、移动购买、移动电商等方面,有不同模式的产品来迎合不同的支付场景,我们第三方支付、银联、银行,包括运营商都扮演了不同的角色。目前而言,银联NFC终端虽然已经铺设,但手机终端支持NFC并不普及。

    微信5.0版本将推出与财付通合作的微信支付功能,财付通还会联合QQ手机版一起来做移动支付,这两大平台将是我们的重点,也会成为移动支付的发展趋势。

    我们把基础与快捷支付的支付体验植入到微信和QQ手机版,到时候整体的体验就类似苹果的APP Store。背后再绑定一张银行卡后,想象空间很大。手机作为连结线上和线下的媒介,逛超市、商场等线下购买都可以通过手机完成支付。

    《21世纪》:NFC是银行自己主导的产品,微信支付是不是由第三方支付和微信平台主导,银行给你们打工?

    赖智明:资金都在银行帐号中,最终接口也还是通过银行获取,我们会支付相应银行成本,而且用户是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共同拥有。

    《21世纪》:微信的边际越来越大了,你刚刚提到微信支付,它的基本模式是怎样的?

    赖智明:这也是移动互联网和移动支付带给我们的机会。微信支付实际上是一个基础的功能,把大量用户的银行卡和微信帐号绑定之后,我们就可以做很多延伸的应用。个人可以做线上、线下结合的购买,微信公众帐号中,很多传统的机构可以通过微信支付平台给用户提供服务并完成收费,比如未来交通违章缴费、买机票、买保险。这个想象空间很大,它的推动力来自商户,我们只提供平台服务,马云当初做淘宝也没想到今天的地步。

    《21世纪》:线上支付最大隐忧就是安全性问题,微信支付怎么解决安全性问题?

    赖智明:安全性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我们首要考虑的问题。一是帐号和资金的安全,二是防钓鱼、防木马。我们跟腾讯安全中心针对新的支付终端需求,请了很多专家一起做整体的风控策略。比如,针对微信支付和快捷支付,我们为用户的资金安全做了多项保障。以后还计划跟一家保险公司合作,提供担保。

    携手银行互联网创新

    《21世纪》:互联网渠道的快速发展,会给传统金融行业带来哪些冲击?

    赖智明:很多冲击都是比较颠覆性的。比如“余额宝”的推出,银行有一定量级的存款被转化走,以存贷款利差为业务基础的银行,半壁江山都会收到影响。

    《21世纪》:你觉得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应该如何应对?

    赖智明:可能得开放地分析,拥抱这个变化,然后做创新。银行跟我们也有很多沟通交流,一些目光长远的银行愿意创新。我们也都跟愿意创新的银行来合作,他们传统的产品不能照搬过来,需要根据互联网及其用户的特性做一些改造,才可以有适合网络化的金融产品提供出来。有两个案例值得提的是,农行与财付通平台的合作发行的金穗QQ联名信用卡就超过100万张,另外招行推出的微信银行服务现在广泛受关注。

    《21世纪》:财付通跟传统金融机构有哪些创新产品推出了吗?

    赖智明:我们将结合腾讯在移动互联端的优势,提供更多增值服务,包括联手基金公司和银行推出类似“余额宝”的产品。收益比活期存款高很多,而且具有灵活赎回的特点。我们谈了好多家,有基金公司也有银行。未来,银行理财产品可以在这里卖,初期主要以货币、债券等风险可控的固定收益类产品为主。

    《21世纪》:银行理财产品一般都是固定期限的,没有开放期。怎样做到“灵活赎回”?

    赖智明:必须做一些产品创新,银行会对产品做一些改造。货币基金本来也是“T+1”模式,银行理财做一个类似的垫资行为就行了。

    微信支付是一个基础平台,金融理财是我们主要的应用方向。刚刚开完的腾讯集团开放平台大会我们发布的数据,腾讯开放平台上的第三方开发者现在分成达到30亿元,活跃用户2亿户,这种巨大的流量和商业价值让我们看到了金融开放平台的价值。未来我们会跟银行、基金公司、券商和保险公司产生更多的合作,来分享我们的用户和这里面带来的商业价值。

    《21世纪》:前一段财付通跟国华人寿也签了互联网保险合作销售协议。这个跟微信支付的模式是一样的吗?

    赖智明:不是一回事。保险是另外一个范畴,主要我们还是提供我们的支付产品给到保险公司来使用。跟保险公司的合作未来还会更深入,我们会利用手机QQ支付平台,覆盖二三线城市的保险销售渠道,这些地方银行网点销售力量较弱。

    腾讯金融战略窗口

    《21世纪》:阿里金融通过小贷、信用支付、余额宝不断在互联网金融上做创新,你如何看待阿里金融的创新方式?

    赖智明:支付宝依托的是淘宝广大商家、用户,然后进一步推信用支付、小贷,财付通也有腾讯集团庞大的用户基础。所以我们的做法跟阿里可能不一样,我们会以更开放的方式来跟银行合作;资金从银行出,我们就扮演渠道的角色。

    《21世纪》:那你们的利润和分成就会更低一些?

    赖智明:传统金融机构有自己的优势,包括金融风险控制,我们的专业团队擅长的是互联网。财付通只是提供综合平台、大数据服务,把第三方客户、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都纳进来,大家合作做一些产品创新。我们是一个更开放的平台。

    《21世纪》:也就是说,财付通是一个综合服务平台,阿里金融是一个更具开拓性的机构?

    赖智明:也不能这么说,我们也有自己的开拓功能,只是我们会有差异化的方式来发挥大家的所长。阿里集团它是电商很强的一个机构,这个是毋庸置疑的;腾讯是一个社交化网络最强的平台。所以我们推出产品的时候,我们会充分考虑我们的强项和特色。比如微信、QQ、游戏等。

    《21世纪》:腾讯在互联网金融上的整体规划是怎样的,财付通在中间的角色是怎样的?

    赖智明:目前阶段,腾讯在互联网金融方面更多地是建立一个开放的金融平台,和金融机构共同创新设计产品。未来的方向就不一定了,行业演化太快,现在有一些规划,但还没到那个阶段。

    腾讯集团涉足互联网金融,财付通就是一种桥梁的角色,财付通是腾讯金融的一个窗口。


    评论 {{userinfo.comments}}

    {{money}}

    {{question.question}}

    A {{question.A}}
    B {{question.B}}
    C {{question.C}}
    D {{question.D}}
    提交

    驱动号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