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日消息,本周一晚,新浪宣布阿里巴巴集团以5.86亿美元购入新浪微博公司发行的优先股, 占微博公司总股份的约18%。
在公告中,双方表示将依托各自领先的社交媒体和电子商务优势,打造更为活跃的微博平台,探索和建立更具想象力的微博开放生态体系及商业模式。
公开信息显示,此次合作后,双方将在用户账户互通、数据交换、在线支付、网络营销等领域进行深入合作,并探索基于数亿的微博用户与阿里巴巴电子商务平台的数亿消费者有效互动的社会化电子商务模式。
合作背后,阿里通过整合和协同新浪微博资源,其生态体系将有望再度往更深的社交、生活延伸。分析认为,社交平台和电商生活平台的融合,将给整个阿里大生态体系带去更多想象空间。
事实上,在市场传出阿里可能收购新浪微博股份的消息后,上周一新浪股价大涨7.81%,收报于48.59美元。这表明市场其实是期待双方有此举动的。而瑞士信贷在针对此传闻的研究报告中称:“可能的交易对2家公司都有协同效应。” 消息发布后,北京时间20点13分,新浪公司股价上涨13.32%,报57.00元。
熟悉淘宝的人士表示,阿里巴巴集团一直强调,“淘宝就是生活”,“随时随地淘”,“淘宝无处不在”,这表明阿里巴巴希望从购物切入生活,围绕各种生活场景打造一个完善的生态系统。淘宝天生就具备聚合消费者的能力,消费者的关系天生都在淘宝上,用户的消费和商业需求明确且直接,同时这种需求往往容易自发形成帮派和小团体,最关键的是,阿里巴巴能够掌握和了解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数据,并且进行很好的数据化运营。无疑,当强大的交易数据,强大的支付体系,海量的用户群体,等等这些和微博结合后,势必对双方在移动互联网领域和社会化平台上的既定战略产生明显的协同效应,更会促进社会化数据和电子商务数据的融合及开放、分享,这些都是富有想象力的事情。
但另一方面,消息甫出,记者注意到,此前坊间关于微博过度商业化的担心又再次喧嚣而来,就在两周前,微博推出了“橱窗推荐”这一产品,在微博个人面的信息流中间,出现了较多的淘宝联盟商品广告,此举引来部分用户的微词。甚至有人担心,自此以后,微博彻底依附于阿里巴巴,变成一个大淘宝客网站和淘宝流量导购网站。
似乎预见到了这种担心,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在公告中表示,“此次战略合作,我们相信微博将更微博,社交媒体的生命力将更健康更活跃,传递的正能量更多。” 他更表示,“两大平台的结合,不仅有助于我们在移动互联网的布局和发展,而且会给微博用户带去更多独特、健康、持久的服务。”
准确的描绘微博的未来,它更为重要的仍然是一个像Facebook一样的社交平台,或者说是社交化网络,如同曹国伟描述的一样,“那才是一个真正的生态圈”。当然另一方面,它更是国内目前最为活跃的移动社交平台。
截至2012年12月,新浪微博75%的活跃用户通过移动终端登录,且微博移动端大约贡献了超过30%的广告收入,增长率已经超过PC端。而在今年3月,微博移动端的用户超过了PC端。微博已经展现了其移动社交的巨大潜力。
评论 {{userinfo.comments}}
{{child.content}}
{{question.question}}
提交